美食新聞報道第七集|越南極致FUSION菜 杯裝豬軟骨|素食神還原中式點心 兩代同枱唔怕齋

1

分享

美食新聞報道第七集|越南極致FUSION菜 杯裝豬軟骨|素食神還原中式點心 兩代同枱唔怕齋

在這個講求創意的年代,要留住食客的心和胃,淨靠味道並不足夠。驚喜的配搭以及意想不到的賣相才是皇道!TVB Plus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第7集由胡敏芝、吳兆麟和黃嘉雯帶大家到油尖旺區,試試驚喜和玩味十足的越南FUSION菜「杯裝豬軟骨」,以及獲舊客力撐,得以疫後重生,繼續製作仿真度高達99分的素食版中式點心!


「越」吃「越」愛的FUSION菜

這間位於旺角的越南FUSION菜,裝修清新,讓食客可以放鬆心情品嚐美食。首先要為大家推介的是「咖啡骨」!以杯裝盛載菜式,杯內放了豬軟骨,上面放有棉花糖,另外會配上一壺越南咖啡。食法方面亦非常特別,就是把越南咖啡倒入棉花糖中,不但讓豬軟骨帶有香濃的咖啡味,加上有融化了的棉花糖,所以亦會有甜甜地的味道。這個「棉花糖X咖啡X豬軟骨」的組合,竟有意想不到的美味,而且口感獨特,軟腍入味,加上賣相特別,絕對值得一試。


「招牌金邊粉」,配有五種不同的肉,湯底用了二十公斤牛骨去煲,十分濃味。主持試食後表示,牛筋口感煙韌,牛肋條肉質鬆軟,加上滲入了湯汁,令滋味加倍!

「惹火上身鹹檸檬豬頸肉」,是名符其實的惹火上身,在上菜時會點火,視覺效果已先贏了一仗!豬頸肉以鹹檸檬醃製,烹調後表面會有焦糖味,甜甜的,肉質鮮嫩多汁,配上青檸汁,可減低油膩感。


最後甜品是「富國島 椰子奶凍」 ,底座有乾冰和變色燈,上桌時有煙霧繚繞,看上去滿滿藍天白雲的感覺,打卡一流!


新派素食舖 獲舊客力撐 疫後重生

根據一項有關香港素食的調查,8成人每週會吃素一次,當中半數人指出在香港吃素遇到用餐困難,要找到適合的素食並不容易。尖沙咀一間新派素食,有把大家所熟悉的中菜點心轉化成素食版,仿真度高達99分!餐廳創辦人葉思志之前曾開素食店,因疫情而結業。之後一兩個月,有不少客戶打電話給他,請他協助製作外賣。這份支持,讓他重拾想再開素食餐廳的想法。最後,他收到一位印度客戶打給他說,真的很想吃之前的素食點心,經傾談後,二人便決定聯手打造一間新派素食餐廳。

這些素食版點心不單外形神還原,就連口感和味道都跟真的一樣!難怪吸引了本港食客的同時,就連外國人都慕名而來。據了解,外國食客都很喜歡吃素菜和點心,特別是炸、香脆的食物,例如春卷、椒鹽豆腐等,覺得是一個新潮流。

笋尖蝦餃皇主要是用的笋,先刨皮切粒,再把切粒的素蝦混合,汆水再打成膠,之後就會包成蝦餃。葉思志表示:「由於笋尖比例較多,會讓客人覺得有真正蝦餃的感覺。」

小籠包是會用新豬肉、猴頭菇、木耳及雲耳等材料打成肉醬,當做好饀後,就會做小籠包皮,再包餃。葉思志表示:「當饀中的大菜融化後,湯汁就會出來,猴頭菇會增加肉感,亦有特別的口感。」


秘製鎮江骨是葉思志在無錫品嚐過鎮江骨後,學習及得到秘方後,再回來研發。做法是用腐皮包着蓮藕、豆乾等。他補充:「豆乾相對有豬肉的口感,而蓮藕切段就會有豬軟骨的感覺。當腐皮塗上脆漿、生粉,可以令其更脆和硬身,有點似炸排骨,配合鎮江汁醋,口感會更豐富。」

葉思志指,餐廳所有的點心都是每天早上新鮮製作,當客人下單時,即叫即蒸。他又希望可以憑着精緻的點心,吸引愛食肉的人士都享受到吃素的樂趣,當中包括對素食不太感興趣或有誤解的年輕人。「大部分年輕人對素食有誤解,以為味道以大酸大甜為主,未必符合口味,如果他們要陪長者吃素食,就未必可以吃得飽。而我們就會提供新派素食,仿真點心,讓大家都吃得開心!」

南越南咖啡廳
旺角彌敦道726號1樓

緻素坊
尖沙咀廣東道120號海威商業中心7樓


相關文章
美食新聞報道|灣仔童話風Cafe獨創香芒乳豬 曾遭大火重創一夜清零 設計特色甜品再出發
美食新聞報道|灣仔童話風Cafe獨創香芒乳豬 曾遭大火重創一夜清零 設計特色甜品再出發
TVB Plus2025-02-06 18:00
美食新聞報道|佐敦老字號燒臘店必食脆皮燒腩仔 用心傳承40年港式味道 派飯為長者送溫暖

美食新聞報道|佐敦老字號燒臘店必食脆皮燒腩仔 用心傳承40年港式味道 派飯為長者送溫暖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40年老字號燒臘店老闆威哥,中途店舖即使轉過手,不過出品仍然保持高水準!威哥保證6個小時內不脆可以替換,敢寫包單皆因他的燒肉有獨特的製作方法!在腩肉表面均勻抹上鹽以及玫瑰露去腥,再放入爐中焗大約40分鐘。將豬表皮焦的部分刮下,刷油之後再重新放回焗爐,直至豬皮全塊起泡。肥與瘦的腩肉有不同的做法,威哥靠著「一路做一路學,一路改進」的心態製成如今的招牌燒腩仔。燒透的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黑仔姜皓文大埔飯堂歎海鮮大餐 打卡湖邊餐廳+正宗泰國菜 必試「黑仔秘密菜單」

美食新聞報道|黑仔姜皓文大埔飯堂歎海鮮大餐 打卡湖邊餐廳+正宗泰國菜 必試「黑仔秘密菜單」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星級飯腳」由姜皓文(黑哥)孖蔡景行(行仔)帶路搵食!黑哥帶行仔去到位於大埔湖景旁的一間隱世西餐廳。黑哥指經常帶家人以及小朋友前來打卡,不僅周圍環境一絕,店內還有多國菜以供食客選擇,一邊歎美食,一邊欣賞美景相當寫意!西班牙海鮮飯,原隻波士頓龍蝦,包括青口、魷魚、龍蝦等足料海鮮,食材豐富!「其實甜品都係我解壓嘅其中之一」,身為甜品控的黑哥必試甜品豆腐雪糕。黑芝麻慕絲,外觀精緻,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大埔客家小廚賀年菜  老闆娘堅持人情味最重要:希望我做嘅食物令人開心

美食新聞報道|大埔客家小廚賀年菜 老闆娘堅持人情味最重要:希望我做嘅食物令人開心

年初三赤口,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「故事味緣」的主題為客家賀年菜式,餐廳老闆Annie是客家人,這30多年來一直用「食」感染身邊人,不少食客與其感情要好,大家變成朋友一樣。在1997年因香港製衣廠式微,影響了Annie的收入,一個機緣巧合下,她初時只是幫手朋友的餐廳,後來看見食客吃得開心,令其獲得很大滿足感,變成其動力一直經營至今。在客家人的賀年菜,Annie認為雞和豬肉也十分重要,當中包括客家慈菇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蘇民峰推介尖沙咀星級飯堂精緻粵菜   預測蛇年經濟「有波幅無升幅」

美食新聞報道|蘇民峰推介尖沙咀星級飯堂精緻粵菜 預測蛇年經濟「有波幅無升幅」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星級飯腳」邀得玄學師傅蘇民峰擔任嘉賓,大年初二,先祝大家恭喜發財,蛇年行大運!蘇師傅在場當然不少得免贈幾句,更講到來年經濟運程。黃嘉雯(Carmaney)孖蘇師傅到尖沙咀某商場的一間中菜館品嘗中菜,這間中菜館在三十年前已非常出名,主打的魚翅賣到街知巷聞,更是蘇師傅的飯堂。他自言其中最愛的菜式是百花釀脆皮乳豬,蝦膠打了後連乳豬一起吃,個皮相當脆口,而蘇師傅再加上大量XO醬伴食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觀塘咖啡店 小薯逆襲成大廚! 推陳出新煮出港式風味 必試避風塘蟹肉意粉/雞蛋仔夾餅

美食新聞報道|觀塘咖啡店 小薯逆襲成大廚! 推陳出新煮出港式風味 必試避風塘蟹肉意粉/雞蛋仔夾餅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「故事味緣」主角大廚Raymond,由文職轉做餐飲的他,每晚留在廚房,醉心研究配方。Raymond分享店內名物雞蛋仔夾餅的製作過程,用麵粉、雞蛋、牛奶製作蛋漿,注入雞蛋仔模具內燒4分鐘,最後在表面淋上花生醬與麻油調製的芝麻醬,超級邪惡!Raymond也有經歷被人批評打擊的時候,不過也正是老闆娘Vennis的建議,Raymond開始專心研究意粉,避風塘意粉因此成為店內的招牌菜。首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旺角素食攻略 中式大魚大肉套餐 必試日式Omakase 品嚐天然蔬果料理

美食新聞報道|旺角素食攻略 中式大魚大肉套餐 必試日式Omakase 品嚐天然蔬果料理

大年初一,由「素食達人」陳浩然(Elvis)帶路搵食,孖吳倩彤(Gillian)尋找素食美味!傳統素食粵菜,在喜慶節日都會吃到的「福壽綿綿」,荷包饃放入外脆內軟的素乳豬、清爽解膩的青瓜,口感層次豐富;田園寶盒,搭配不同時令蔬菜、咖喱、素肉,入口是濃郁椰子香味,素肉一絲絲的口感,吸滿更多醬汁極入味;泰式明爐魚,素魚的餡料包含素肉漿、蒟蒻,紫菜,愈吃愈開胃!;第二站,二人品嚐日本懷石料理,老闆精心設計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太子夫妻檔還原正宗泰北金醬麵 日本菜出身險倒閉改跑道 太太相伴無怨無悔

美食新聞報道|太子夫妻檔還原正宗泰北金醬麵 日本菜出身險倒閉改跑道 太太相伴無怨無悔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「故事味緣」的主角餐廳老闆牛丸,自16歲入行以來一直堅持做日本串燒,一場疫情被逼轉換跑道,一個醬汁將他救出低谷。牛丸的第一桶金是與太太一起經營的日本串燒店,經營幾年由細舖搬大舖,當他們以為可以平平穩穩發展的時候,疫情令生意急轉直下。牛丸有過結業的想法,不過想到夫妻二人好不容易的心血,不想輕易放棄。因為一位「泰國通」朋友,啟發牛丸轉型。店內主打「泰北烤雞金麵」,先將秘製醬料爆香,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大埔隱世咖啡館 為亡友決意學廚 屢敗屢戰堅持初心 選用本地食材推廣健康飲食

美食新聞報道|大埔隱世咖啡館 為亡友決意學廚 屢敗屢戰堅持初心 選用本地食材推廣健康飲食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咖啡館創辦人阿沈,經營過三間咖啡店可惜全部結業收場,但是他仍然堅持開店!來到第四間,他希望可以繼續用美食向大眾傳遞能量,也希望藉本地食材推廣健康飲食。香港製作以前隨處可見,現在買少見少,但在阿沈的咖啡館內大部分物品都是香港出品,九成枱櫈是與鎅木廠合作,食材也是用了不少本地耕作的農產品以及本地養殖的漁獲。正如煎封原條石䱽魚配泰式甜辣白酒牛油汁,抹乾魚表面的水分後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暉哥林映暉帶路搵食 荔枝窩隱世客家菜 打卡香港最古老客家村 品嚐黃酒雞+足料雞粥

美食新聞報道|暉哥林映暉帶路搵食 荔枝窩隱世客家菜 打卡香港最古老客家村 品嚐黃酒雞+足料雞粥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由暉哥林映暉帶大家去到荔枝窩尋找隱世美食!前往荔枝窩方法一,由大學港鐵站步行約15分鐘到馬料水碼頭,乘船前往荔枝窩碼頭(只限星期六、日及公眾假期)。方法二,由大埔火車站乘坐20R小巴或275R巴士到烏蛟騰,在經行山郊遊路線(烏蛟騰-九担租-三椏村),步行約3個小時。荔枝窩村是香港最古老、最具規模及保存最完好的的客家圍村之一,味道絕對正宗!入村之後,沿著小巷向右走到盡頭,就可以找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旺角隱世必食炭火燒鵝 被看低仍努力打拼 用心做好每一道菜

美食新聞報道|旺角隱世必食炭火燒鵝 被看低仍努力打拼 用心做好每一道菜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一間燒味店創辦人Tony,創業時未夠30歲,憑藉熱忱和對香港美食情意結,一步一腳印克服當中重重難關。招牌菜隱世燒鵝飯,從選鵝到燒鵝都很講究,選用約重5斤半的鵝,肥瘦比例嚴格把控。餐廳主廚茂師傅講解製作燒鵝的重點,首先去油脂去肺,令其更入味,再於鵝肚內放入燒鵝鹽、八角以及秘製醬料均勻塗抹,鵝尾用針封口。用滾水焯表面至定形,再經歷上色(上皮)、吊起風乾、入爐燒約1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外地篇|將軍澳越南菜湯底熬足24小時 逆市開店迎難而上 越南籍大廚還原地道風味

美食新聞報道外地篇|將軍澳越南菜湯底熬足24小時 逆市開店迎難而上 越南籍大廚還原地道風味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經營一間越南餐廳的老闆Benson,從未接觸過餐營業的年輕人,膽粗粗和朋友學做飲食生意,從此由研究食譜到設計餐牌都親力親為,面對截然不同的文化,經歷一次又一次滑鐵盧,但是這些經歷令他在疫情期間逆市擴張,化危為機。對於越南美食,Benson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生牛肉湯河和火車頭湯河。店內招牌「重量級火車頭」,湯底用小火熬煮24小時,當中必須用到新鮮牛筒骨,再加上香料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觀塘打工仔食堂父女檔拍住上! 肩負4代傳承壓力 專注味道改良食譜不斷創新

美食新聞報道|觀塘打工仔食堂父女檔拍住上! 肩負4代傳承壓力 專注味道改良食譜不斷創新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餐廳負責人Marley,家中四代人都是做餐飲生意,傳承下來的除了是飲食世家的血液,還有經歷不斷改進的食譜。正如店內的招牌特色「九分鐘雞雞翼」,比一般的瑞士雞翼味道更加濃郁豐富。九分鐘雞翼的奧妙之處,就是用瑞士汁大火煮雞翼之後,蓋鍋蓋悶9分鐘。雖然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,其實多汁又入味,肉質一點也不柴。製作一碗茶記必備的雪菜肉絲米粉也相當有講究。雪菜使用新鮮的菜生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西營盤香港製全手工臘腸 兩代人堅守半世紀:我哋會做到最後一刻

美食新聞報道|西營盤香港製全手工臘腸 兩代人堅守半世紀:我哋會做到最後一刻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一間家族經營的臘味店,李父創立這間臘味店超過半世紀,現如今就由李太與三兄妹繼續經營。雖然大型工廠普遍機械化,不過兩代人堅守半世紀,仍然堅持100%純手工製作,為的就是這一份味道。何泳芍(Honey)為大家揭秘李氏臘腸製作工廠。三弟李強新18歲便開始幫手打理臘腸,一做就是二十年。由於大廈老舊電梯經常維修,運送貨物也是他親力親為。一家人分工合作,李太負責清洗肥肉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型男栢天男帶路將軍澳搵食 歎地中海菜+中式小菜點心

美食新聞報道|型男栢天男帶路將軍澳搵食 歎地中海菜+中式小菜點心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星級飯腳」由栢天男(Adam)帶路搵食!Adam孖行仔蔡景行前往將軍澳海旁覓食,歎地中海美食!第一道,布拉塔芝士沙律,白雪雪的布拉塔芝士,與新鮮番茄搭配在一起,入口清新,帶來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。Adam自認對吃很有執著,吃壽司的習慣也與眾不同,他喜歡將整塊壽司調轉,讓魚生直接刺激味蕾。炭燒澳洲羊架配茄子蓉,令Adam想念起故鄉澳洲的味道。一口下去,肉汁豐富,少許辣味增添口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外地篇|旺角有得食!澳門米芝蓮百年老店 首創安格斯蝦籽撈麵 澳門豬扒包+馳名葡汁咖喱飯

美食新聞報道外地篇|旺角有得食!澳門米芝蓮百年老店 首創安格斯蝦籽撈麵 澳門豬扒包+馳名葡汁咖喱飯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將澳門美味帶回香港的餐廳老闆Fanson。美國畢業後,Fanson回到澳門打理家族生意,機緣巧合下接觸飲食行業。在香港少見澳門地道美食的Fanson,由此產生傳承美味的念頭。店內的竹昇麵是由機器手打,所以口感彈牙,也沒有難入口的鹼水味。為了吸引更多年輕食客,Fanson決定融入港人摯愛打邊爐及燒烤,研製安格斯溫泉蛋蝦籽撈麵。澳門美食當然也少不了豬扒包,一個豬扒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重慶大廈咖哩王特製港版印度咖哩 居港半世紀情繫香港 必食咖哩+炭爐蒜蓉烤餅

美食新聞報道|重慶大廈咖哩王特製港版印度咖哩 居港半世紀情繫香港 必食咖哩+炭爐蒜蓉烤餅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印度餐廳老闆Jacky,由一個近200人的印度家族經營。Jack指製作印度料理的核心在於醬料,好像這一道勁辣咖喱羊肉(Lam Vindaloo),就使用超過十種香料。爆香之後,加入羊肉、傳統咖哩醬以及秘製辣醬。千萬別小看掛在碗邊的檸檬,辣到噴火的時候,分分鐘救你一命。蒜蓉烤餅(Garlic Naan),將捏好的麵粉糰貼在泥土墻上,因為爐溫極高,動作一定要快,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土瓜灣隱世煲王再復出 膏蟹粉絲煲 好食到刮穿煲?

美食新聞報道|土瓜灣隱世煲王再復出 膏蟹粉絲煲 好食到刮穿煲?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故事味緣」主角是土瓜灣的「隱世煲王」,老闆兼主廚基哥。由1971年入行,到現在50多年,他將所有的熱情投入鑊裡炒出隱世滋味。店內招牌XO金沙粉絲膏蟹煲,猛火快炒的惹味粉絲,放進燒紅的砂鍋中,由上至下,慢慢品味,這些香口的粉絲鍋巴就是刮穿煲的精要所在。基哥分享做「刮穿煲」的契機。有一次,客人吃粉絲蟹煲時,笑言好吃到鍋都刮穿了。基哥從中獲得靈感,創造出受眾多食客喜愛的美味。然而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江嘉敏帶路搵食 大推健康美味波奇飯 上環高質雞串燒 必食雞肝雞大動脈

美食新聞報道|江嘉敏帶路搵食 大推健康美味波奇飯 上環高質雞串燒 必食雞肝雞大動脈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星級飯腳」是「瘦身專家」江嘉敏(Kaman),出道至今形象百變,經常成為話題焦點的她今天帶行仔蔡景行去港島區搵食!這間享用健康減脂波奇飯的餐廳,是由Kaman的瑜伽老師推介。海鮮盛宴(I am Greedy),食材豐富,口感亦有很多層次!入口首先是脆卜卜的蟹籽、其後有爽脆清新的青瓜、鮮甜的海鮮等等,再搭配自製醬油,更加激發出三文魚、吞拿魚的甜香。雞胸牛腱(Poke Bowl

TVB Plus

美食新聞報道|沙田必食明爐燒片皮鴨 即場火燒玫瑰露叉燒豬油撈飯

美食新聞報道|沙田必食明爐燒片皮鴨 即場火燒玫瑰露叉燒豬油撈飯

今集《美食新聞報道》的「故事味緣」的主角是一位對中菜瞭如指掌的何振雄師傅,入行30年,仍不斷求變創新,為創造更多菜式,他竟重返校園學習,只為回饋多年來支持他的食客。這間中菜最出名的就是片皮鴨,全因餐廳堅持以花時間和工夫的傳統技藝製作。除了要花時間,上皮、風乾等每一步都要細心處理,絕對不可以出錯。上皮時需均勻在表皮塗上蜜糖水,令外皮更加香脆。其後,更需風乾18至22個小時,燒得時候才能更加容易掌握火

TVB Plus

登入

本服務使用 Cookies

本服務採用 Cookies 以保持其可靠性,促致個人化內容和廣告。 請按「同意」代表閣下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 以及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